《水浒群雄之最与花和尚鲁智深的侠义人生》
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,黑旋风李逵以嗜杀成性著称,堪称杀人如麻的\"人屠\";豹子头林冲凭借高超武艺在战场上斩将夺旗,成为斩敌首级最多的猛将;而及时雨宋江与智多星吴用这对组合,则以算计他人见长,堪称梁山的\"坑人双雄\"。在众好汉中,混江龙李俊的结局最为圆满,最终在海外开创了一番基业。
武松行事快意恩仇,而鲁智深则堪称梁山的侠义担当。细数梁山好汉的义举,竟大多出自鲁智深一人之手:在渭州府三拳打死欺男霸女的镇关西,在桃花村巧设姻缘解救刘小姐,在瓦罐寺除暴安良后一把火烧了这藏污纳垢之所,更在大名鼎鼎的野猪林及时出手,救下了险些被害的林冲。鲁智深都是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,将\"该出手时就出手\"的侠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展开剩余75%鲁智深不仅是梁山第一大侠,更可能是杀人最少的好汉。细数其战绩,丧命于他拳脚禅杖之下的敌人不过寥寥三人。即便在招安后的四大战役中,他也仅斩杀了一名敌将。而这一斩获,恐怕会让他的师父智真长老摇头叹息——长老曾特意叮嘱他不要伤此人性命,但最终鲁智深还是破了杀戒。
虽然战功看似不显赫,鲁智深却是梁山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。若论功行赏,他理应获得比宋江、卢俊义更高的封赏——宋江最终连个子爵之位都未能获得,而鲁智深的战功足以封侯拜将。宋朝的封爵制度较汉朝宽松,名将韩世忠生前就由英国公晋封为咸安郡王,就连太监童贯也因虚报战功而获封广阳郡王。
童贯之所以能从太傅、泾国公晋升为太师、楚国公,全赖平定方腊的功劳尽归其名下。真正浴血奋战的宋将刘延庆、王禀等人只能分得\"二等功\",而韩世忠虽生擒方腊,却因功劳被辛兴宗冒领,仅获封从九品的承节郎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韩世忠曾\"潜行溪谷,问野妇得径\",独自深入敌营\"格杀数十人\",最终生擒方腊。若非杨惟忠仗义执言,他连这微末的封赏都难以获得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《水浒传》原著中,生擒方腊的殊荣并非如评书所言归于武松,而是花和尚鲁智深。书中描写道:\"方腊肚中饥饿,正欲寻食,忽见松树后转出一胖大和尚,一禅杖将其打翻,取绳绑了。\"这胖大和尚正是鲁智深。
自从获得禅杖后,鲁智深更倾向于制服敌人而非取其性命。就连号称\"小华光神驹子\"、能脚踏风火轮的马灵,遇到鲁智深也难逃被一棍敲晕的命运。从鲁智深生擒马灵和方腊的方式来看,他的禅杖应是无刃的钝器,否则以他的神力,一杖下去必会血肉横飞。
鲁智深选择禅杖为兵器,正是要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。在战场上,他往往点到为止,能打平则打平,能击退则击退。唯独在杭州之战中,当他见到同样使禅杖的宝光和尚邓元觉时,难得主动请战:\"南军也有这秃厮!且吃洒家一百禅杖!\"有趣的是,他骂对方\"秃厮\"时,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光头和尚。
这场双僧对决堪称《水浒传》中的经典场景:\"两条银蟒飞腾,一对玉龙戏跃\"。从描述来看,他们的禅杖确实都是无刃钝器。这场较量更像是武艺切磋,而非生死相搏。鲁智深甚至将斩杀三大王方貌的机会让给了武松,自己只将其击退便作罢。
种种迹象表明,鲁智深在重上五台山时,心境已发生深刻变化。当他向智真长老行礼时,长老意味深长地说:\"徒弟一去数年,杀人放火不易。\"鲁智深默然无语。这沉默中蕴含着顿悟。长老随即道出四句偈语:\"逢夏而擒,遇腊而执。听潮而圆,见信而寂。\"预言他将擒夏侯成、捉方腊,最终在钱塘潮声中圆寂。
然而鲁智深只完成了后两件事。当包道乙飞剑斩断武松左臂后,愤怒的鲁智深不顾长老叮嘱,执意追杀夏侯成。在深山中将夏侯成斩杀后,他才彻底放下执念。此后,他拒绝一切封赏,对宋江\"荫子封妻\"的劝说更是不屑一顾。当被问及是否要\"住持名山大刹\"时,他只淡然道:\"都不要,要多也无用。\"这简短的回答,道出了一代侠僧的超然境界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深圳十大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