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,以色列和伊朗爆发了为期12天的激烈冲突,虽然停火协议匆忙签订,但直到10月,停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。然而,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双方的紧张准备。两国军队仍在总结6月冲突的经验教训,这些经验很可能让下一次冲突更加可怕,甚至可能变得像“末日”般威胁四周。
原本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被认为非常强大,毕竟以前总是听说它的防御能力,但6月那场战争中,伊朗展现出的实力让不少情报专家都大吃一惊。以色列防空系统的缺陷也开始暴露,伊朗势必会在下一次冲突中利用这些弱点。更麻烦的是,以色列并没有完全摧毁伊朗的核计划。6月的战斗只能算是开胃小菜,真正的较量恐怕还在后头。现在,双方已经彻底摸清了对方的底细,而这些信息像是一把双刃剑,既可能震慑对方,也可能加剧冲突的升级。
展开剩余82%以色列最担心的,恐怕是伊朗的新型“法塔赫”-1和“法塔赫”-2高超音速导弹。这两款导弹的表现远超预期。在战斗最激烈的24小时内,以色列对这些导弹的拦截成功率从90%下降到65%。具体数据表明:在12天的冲突中,伊朗发射了400多枚导弹,虽然以色列的防御系统拦截了大部分,但依然有40多枚导弹造成了损失和人员伤亡。可以想象,如果下一场战争拖得更久,这个数字很可能会成倍增长。
以色列导弹防御专家塔尔·卡利斯基博士指出:“高超音速导弹的威胁彻底改变了拦截的规则。”他强调,尽管以色列成功拦截了95%以上的常规导弹,但面对那种飞行速度十倍音速、飞行途中还能分裂弹头的导弹,防御系统几乎无力招架。目前,只有“箭-3”和“大卫投石索”这两套系统可以应对这种类型的导弹,但它们的拦截弹数量已经在6月战斗后变得非常紧张,处于危险的低点。
7月初,以色列国防部发布报告称,针对弹道导弹的总体拦截率为86%。但关键问题在于:如果伊朗不分12天,而是在短短24小时内发射400枚导弹,以色列能够承受吗?防空体系的漏洞尚未修补,而伊朗在核设施上的进展则为以色列带来了更多麻烦。尽管白宫在6月末曾声称伊朗的核设施已经被摧毁,但独立分析师的说法却大相径庭。分析结果令双方都感到忐忑。
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的戴维·奥尔布赖特通过分析6月14日的卫星图像指出,伊朗福尔多浓缩铀工厂的地表受损,但地下设施的状况无法判断。他还表示:“浓缩车间及附属设施可能遭受了相当程度的破坏。”然而,所谓“相当破坏”并不等于“彻底摧毁”,这其中的差距非常大。更让人担心的是,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,伊朗已经开始扩建福尔多地下工厂,施工队伍和设备出现在工厂入口的竖井周围,显示出大规模的建设活动。
这一扩建举动显然耐人寻味。伊朗是想扩大浓缩铀的生产能力,还是打算进一步加固地下设施?无论哪种情况,都只会使双方在核问题上的矛盾更加尖锐。以色列之前就明确表示,绝不允许伊朗突破“核红线”,但现在,随着伊朗不断加大扩建力度,这条“红线”正一步步接近。
除了核问题,伊朗高层的政治变动也为局势增添了不确定性。6月的冲突中,以色列采取了危险的“斩首战术”,对伊朗的高级军政官员进行了暗杀,甚至至少9名核科学家也未能幸免。这一系列事件令伊朗领导层倍感压力。
伊朗总统马苏德·佩泽希齐扬公开承认自己在以色列的袭击名单上,但他在私下里向顾问保证,一旦伊朗领导层被动,伊朗必定会采取震撼中东的军事反应。此外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虽然提名了三位可能的接班人,但并未正式任命,这为权力的过渡留下了空白。以色列的情报机构认为,正是这种权力真空可能会导致伊朗的回应更为极端或温和,难以预测。
实际上,尽管以色列的“斩首战术”似乎很有效,它也可能引发不良后果。虽然能够打击伊朗的指挥核心,但也可能促使伊朗提前行动,发动大规模反击。此外,6月的战斗中,黎巴嫩真主党、叙利亚、伊拉克的伊朗支持民兵几乎没有参与战斗,他们选择保存实力,以防止局势进一步扩大。然而,下一场战争可能就不一样了,伊朗一定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困难,必定会动员更多支持力量。而以色列也不得不警惕,自己可能在多线作战的情况下无法维持足够的威慑力。
不仅仅是地区势力,大国的介入让局势更加复杂。俄罗斯和中国虽然不会直接派兵进入以色列与伊朗的战争,但它们无疑会全力支持伊朗,这使得局势更加扑朔迷离。俄罗斯之所以支持伊朗,是因为伊朗在乌克兰战争中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无人机资源,因此,俄罗斯现在通过提供情报、弹药和电子战设备等来回报伊朗,弥补伊朗在6月冲突中的不足。尽管俄罗斯没有派兵,但其提供的装备对伊朗来说至关重要,俄罗斯也看到了这项战略投资的价值。
中国的立场相对隐晦,但却同样关键。中国不希望中东局势进一步失控,毕竟石油供应对其至关重要,而且它也不想与美国的全球博弈产生过多冲突。即使中国与伊朗有竞争关系,也不会让伊朗在西方的压力下崩溃。在中国眼里,伊朗是遏制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重要棋子,因此不会袖手旁观。
如今,华盛顿、耶路撒冷和德黑兰的决策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是:下一次冲突会因为什么引爆?到底什么时候会有人率先出手?6月的战争正是由于代理袭击、暗杀和误判等因素相互交织才爆发的。如果伊朗的最高领导人、军事指挥官或首席科学家遭到暗杀,这场战争绝对无法收场,整个中东地区都将被卷入其中。
眼下的停火协议不过是一个空壳,表面看起来它还在维持,但实际上已经接近崩溃。特拉维夫和德黑兰的作战室里,双方的军官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下一场战争。所有人都清楚,这场战争将远比6月的冲突更加残酷。而这种备战的氛围,是否会把冲突真正逼出来,成了中东地区最令人不安的问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深圳十大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